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

紓解壓力 別過度恐慌

紓解壓力 別過度恐慌

涂喜敏/諮商心理師(苗縣竹南)

近年來,天災人禍不斷,就心理健康工作而言,重大的危機事件,容易產生急性的壓力反應。看到媒體報導,兒童健康產品受到汙染,很多家長急於將食品化驗,甚至擔心因為大人購買讓兒童身體受到傷害而自責。

就心理健康層面而言,這些都是急性的壓力常有的反應,此次事件不是天災而是人禍,有可以指責的對象,但隨著有毒產品的品項愈來愈多,民眾的不安全感日益提高,有人因此睡不著,情緒上很焦慮,甚至氣政府無作為,有人會在想法上自責,自己的疏忽讓孩子或自己,吃了有毒食品、更多人在行為上,從此不敢喝類似飲料等等反應,這是非常狀況下的反應。

但是事件尚在延燒,媒體也持續報導中,除了政府目前全力下架,及提供多處檢驗單位之外,呼籲過度恐慌的民眾運用助人單位,如「張老師」或專業人員,提供一個紓解的管道,幫助自己做心理收驚!

【2011-05-29/聯合報/A15版/民意論壇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